菊花種類全攻略:認識台灣常見品種與種植秘訣

記得第一次在台北士林官邸菊花展看到滿園盛開的菊花,我真的被震撼到了。原來菊花種類這麼豐富,從手掌大的大菊到指甲大小的小菊,各式各樣的形態都有。那時候我才發現,自己對菊花的認識實在太淺薄了,根本分不清哪些是單瓣哪些是重瓣,更別說栽培要點了。

後來自己開始種菊花,也是失敗連連。有次買了盆漂亮的波斯菊,沒兩週就枯萎了,那時才明白不同菊花種類的照顧方式差異這麼大。經過這幾年的摸索,終於整理出一些實用心得,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台灣常見的菊花種類和栽培技巧。

台灣常見菊花種類總覽

先說說菊花的基本分類方式好了。在台灣,我們主要根據花徑大小把菊花分為大菊、中菊和小菊三大類。這個分類方式其實蠻實用的,因為不同尺寸的菊花種類,栽培方法真的差很多。

大菊品種特性與栽培要點

所謂大菊,顧名思義就是花很大的菊花種類。這類菊花的花徑通常超過18公分,最大的甚至可以達到30公分以上。我自己最愛的是那種花瓣細長如絲的管瓣菊,看起來特別優雅。

台灣常見的大菊品種:

品種名稱 花色 開花期 栽培難度 特色說明
國華天城 金黃 10-12月 ★★★ 花瓣細長捲曲,經典展菊品種
大芳白系 純白 11-1月 ★★☆ 花瓣層次分明,適合切花
精興之譽 紫紅 10-12月 ★★★ 花型飽滿,色彩濃郁
岸赤星 橙紅 11-12月 ★★☆ 漸層花色,耐熱性較佳

種大菊最麻煩的是要經常摘心。我剛開始種的時候不懂,結果枝條亂長,開出來的花小得可憐。後來學到當植株長到15公分左右時,就要把頂芽摘掉,這樣才能促進側枝生長。

還有啊,大菊對肥料很敏感。我有次施肥太重,隔天就發現葉子邊緣焦枯,心疼死了。現在都改用緩效性有機肥,每兩週施一次稀釋液肥,效果反而更好。

大菊栽培重點提醒

  • 需要全日照環境,每天至少6小時直射光
  • 夏季高溫時要遮陰30%,避免葉片灼傷
  • 花蕾形成期需增加磷鉀肥比例
  • 盆栽每兩年需換土一次,避免土壤酸化

中小菊品種推薦清單

小菊其實更適合台灣家庭種植,特別是陽台空間有限的朋友。這類菊花種類通常植株比較緊湊,管理也相對容易。我現在陽台就種了好幾盆小菊,開花時特別熱鬧。

台灣最受歡迎的小菊種類排行榜:

  1. 波斯菊 - 最容易栽培的入門品種,花色多變
  2. 勳章菊 - 花瓣有獨特紋路,像勳章一樣
  3. 瑪格麗特 - 白色小花清新脫俗,花期長
  4. 孔雀菊 - 花瓣細長,形似孔雀羽毛
  5. 非洲菊 - 切花市場主力,瓶插壽命長

種小菊最讓我頭痛的是紅蜘蛛。台灣夏天潮濕悶熱,特別容易爆發蟲害。後來發現用苦楝油噴灑葉背效果不錯,還能兼顧環保。

對了,要提醒大家,買小菊盆栽時最好選擇花苞多但還沒全開的。我有次貪漂亮買了盛開的,結果沒幾天就謝了,反而花苞多的可以欣賞一個多月。

特殊菊花種類介紹

除了常見品種,台灣也引進了不少特殊菊花種類。像是我在台中花市看到的乒乓菊,圓滾滾的超可愛,立刻買了兩盆回家。

特殊菊花種類栽培特性表:

品種類型 代表品種 適合環境 管理要點 市場價格
球形菊 乒乓菊 半日照 忌積水 $150-250/盆
懸崖菊 瀑布菊 全日照 需支架誘引 $200-350/盆
食用菊 阿房宮 全日照 有機栽培 $100-180/盆
香料菊 摩洛哥菊 陽光充足 定期修剪 $120-200/盆

特殊菊花種類裡,我最推薦新手試試乒乓菊。這種菊花種類管理簡單,花期又長,唯一要注意的是澆水不能太勤快。我有次手癢每天澆水,結果根部都爛了,整盆報銷。

說到食用菊,大家可能不知道,台灣苗栗、彰化都有專門種植的農場。這些菊花種類專門培育來泡茶或入菜,花瓣口感清脆,帶點特殊香氣。

菊花種類選擇與栽培實戰技巧

根據環境選擇合適品種

選菊花種類最重要是看種植環境。台灣南北氣候差異大,菊花種類的適應性也不同。像高雄的朋友就別挑戰那些需要低溫的大菊了,保證長不好。

地區適合品種建議:

  • 北部基隆、台北:大菊、球菊等溫帶品種表現優異
  • 中部台中、彰化:中菊和小菊類最適合,如波斯菊
  • 南部高雄、屏東:耐熱性強的非洲菊、孔雀菊為首選
  • 東部花蓮、台東:選擇抗風品種,懸崖菊是不錯的選擇

日照條件也很關鍵。我家陽台只有半天日照,種大菊就開不好,後來改種耐陰的勳章菊,情況才改善。如果每天陽光不足4小時,還是考慮別種菊花吧。

四季管理重點提醒

菊花管理要跟著季節走,不同時間有不同工作重點。我整理了一張管理時程表,照著做比較不會出錯。

季節 主要工作 注意事項 常見問題
春季(3-5月) 換盆、分株、扦插 新芽保護,防晚霜 蚜蟲爆發
夏季(6-8月) 遮陰、控水、防颱 避免午後雷陣雨積水 紅蜘蛛猖獗
秋季(9-11月) 施肥促花、支架固定 增加磷鉀肥比例 花蕾不開
冬季(12-2月) 防寒、花後修剪 寒流來襲前移入室內 低溫凍傷

台灣夏天特別難熬,我的菊花曾經在七月全軍覆沒。後來學乖了,入夏前先修剪三分之一枝條,移到東向陽台,盆底墊水盤但保持乾燥,終於成功度夏。

說到施肥,很多人以為開花植物要多給肥。其實菊花種類中,除了大菊需要較多養分,中小菊施肥過量反而會徒長不開花。我現在都只用平時一半的用量。

病蟲害防治實戰經驗

種菊花最怕病蟲害,尤其台灣潮濕氣候更是蟲害溫床。根據我的慘痛教訓,預防絕對勝於治療。

常見病蟲害防治對策:

  • 紅蜘蛛:葉背出現白點,用苦楝油+辣椒水噴灑
  • 蚜蟲:嫩芽捲曲,以稀釋肥皂水沖洗
  • 白粉病:葉片白粉狀,剪除病葉並改善通風
  • 根腐病:基部發黑,立即換盆並切除爛根

去年秋天我的波斯菊得了白粉病,試過各種偏方都沒效,最後只好狠心把所有病葉剪光,再噴灑小蘇打水(1公升水+5克小蘇打),兩週後才控制住。所以發現病害一定要快狠準處理。

有機防治自製配方

天然驅蟲噴霧:1000cc水 + 20ml苦楝油 + 5ml液體肥皂 + 10克蒜末,浸泡24小時後過濾使用,每週噴灑葉背預防蟲害

菊花種類常見問題深度解析

Q: 哪些菊花種類最適合台灣氣候?

A: 從栽培難易度來看,我首推波斯菊和非洲菊。這兩種菊花種類耐熱性強,病蟲害少,花期又長。特別是波斯菊,從播種到開花只要兩個月,成就感滿滿。怕失敗的新手可以從這類品種開始。

Q: 如何讓菊花在非花期開花?

A: 這個要看菊花種類而定。多數菊花是短日照植物,想調節花期可以控制光照時間。我的做法是用黑色塑膠布遮光,每天只給8-10小時光照,連續三週就能催出花苞。不過大菊類效果比較差,中小菊成功率較高。

Q: 盆栽菊花怎麼選購才不會踩雷?

A: 買菊花盆栽我總結出「三看原則」:一看葉片要挺立飽滿,黃葉超過三片就別買;二看盆土是否過濕,最好選表土微乾的;三看底部排水孔,有白根露出表示盆栽健康。另外建議避開盛開的,選花苞多且未全開的植株,觀賞期更長。

Q: 菊花葉子發黃怎麼辦?

A: 這要分情況處理。如果是下部老葉發黃屬正常代謝;但新葉變黃就要注意了。我遇過幾種情況:氮肥不足時整株偏黃,缺鐵則是葉脈綠葉肉黃,澆水過多導致爛根則是葉片軟黃。建議先檢查根系,若無爛根就補充含鎂的葉面肥。

Q: 不同菊花種類的繁殖方式有差異嗎?

A: 差異挺大的。大菊類建議用分株法,春秋季將母株分開;中小菊用扦插最方便,剪10公分枝條插水苔就活;特殊品種像乒乓菊最好購買幼苗。我自己繁殖波斯菊最成功,種子撒下去兩週就發芽。

切花菊的挑選與保鮮技巧

台灣切花菊市場很大,但品質參差不齊。挑選時注意三點:花莖要粗直,切口新鮮無黏液;花瓣緊實有彈性;葉片挺立不萎軟。回家處理時,記得摘除水下葉片,斜剪莖部增加吸水面積。

延長瓶插壽命有個小秘訣:水中加入半匙砂糖和幾滴漂白水。砂糖提供養分,漂白水抑制細菌,這樣處理過的菊花種類至少能維持兩週不凋謝。

在地菊花農場參觀指南

想深入了解菊花種類,參觀專業農場是個好方法。台灣有幾個特色菊花園值得一去:

  • 苗栗銅鑼菊花農場:每年11月舉辦菊展,展示百餘品種,入場費$100
  • 彰化田尾公路花園:菊花盆栽批發中心,價格比市價便宜三成
  • 台北士林官邸菊展:展出精品大菊,免費參觀(12月限定)
  • 台南白河菊花田:食用菊產地,可體驗採菊泡茶

我有次去田尾,發現農場直接賣的菊花種類比花市豐富多了。特別是特殊品種,價格只有市區一半。建議自備搬運工具,買大盆菊花才方便載運。

參觀農場最佳時機是早晨,這時花朵最飽滿。記得穿好走的鞋,有些農場地面不平。如果能和工作人員聊天,還能學到不少菊花種類的栽培秘訣。

結語:從品種認識到實作管理

認識菊花種類真的很有趣,每種都有獨特性格。大菊華麗但嬌貴,小菊活潑好相處,特殊品種充滿驚喜。這些年種下來,覺得最難的還是要摸清每種菊花的脾氣。

記得開始種菊時,我總想著要種出展覽級的大菊,失敗幾次後才領悟,選擇適合環境的菊花種類更重要。現在陽台那幾盆小菊,年年開得燦爛,反而更有成就感。

其實菊花種類再多,基本管理原則都相通:充足陽光、適當水分、定期修剪。掌握這些要點,再針對特定品種微調,相信大家都能種出美麗菊花。

對了,最近嘗試用不同菊花種類製作押花,效果意外地好。特別是單瓣小菊,乾燥後顏色保持得很鮮豔。大家不妨試試,把盛開的菊花種類永久保存下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