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陽台那盆虹之玉又被我養死了,明明看人家種都很漂亮啊...如果你也有這種困擾,看完這篇就對了。多肉植物排名這種話題在台灣園藝圈永遠熱門,每次去建國花市都看到新手對著滿攤多肉發呆,不知道從哪盆下手。這篇整理我五年來養死上百盆的經驗(對,失敗經驗超豐富),給你最真實的多肉植物排名分析。
台灣人氣多肉植物排行榜TOP10
這個排名綜合了花市銷售數據、FB多肉社團討論熱度,還有我訪談十家園藝店老闆的結果。發現有些品種明明難養得要命,卻因為長得漂亮擠進前段班,這點後面會特別提醒。
| 排名 | 品種名稱 | 價格區間 | 日照需求 | 澆水頻率 | 難易度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1 | 石蓮花(Echeveria) | $50-$300 | 全日照 | 土壤乾透澆透 | ★★☆☆☆ |
| 2 | 熊童子(Cotyledon tomentosa) | $120-$600 | 半日照 | 每週1次 | ★★★☆☆ |
| 3 | 玉串(Sedum morganianum) | $80-$250 | 半日照 | 土壤微乾澆水 | ★☆☆☆☆ |
| 4 | 十二之卷(Haworthia fasciata) | $150-$500 | 明亮間接光 | 每10天1次 | ★☆☆☆☆ |
| 5 | 生石花(Lithops) | $200-$800 | 半日照 | 每月1-2次 | ★★★★☆ |
| 6 | 月兔耳(Kalanchoe tomentosa) | $100-$350 | 全日照 | 土壤乾透澆透 | ★★☆☆☆ |
| 7 | 虹之玉(Sedum rubrotinctum) | $50-$180 | 全日照 | 每週1-2次 | ★★★☆☆ |
| 8 | 子持蓮華(Orostachys boehmeri) | $180-$500 | 全日照 | 土壤微乾澆水 | ★★☆☆☆ |
| 9 | 櫻水晶(Haworthia cooperi) | $200-$600 | 明亮散射光 | 每週1次 | ★★☆☆☆ |
| 10 | 龍舌蘭(Agave) | $300-$2000+ | 全日照 | 每月1-2次 | ★☆☆☆☆ |
新手必看:前三名人氣品種深度評測
講到多肉植物排名,第一名石蓮花當之無愧。但你知道嗎?我剛開始養死過十幾盆,後來才搞懂關鍵:台北冬天陰雨連綿時,寧可兩週不澆水也不能手癢。現在陽台那盆白牡丹活得可好了...
熊童子毛茸茸的熊掌造型超療癒,但老實說它其實不太好搞。去年夏天連續下雨,我的熊童子就爛根陣亡三株。後來聽板橋花市老闆傳授秘訣:盆底要墊三分之一發泡煉石,澆水時絕對不能淋到葉面!
第三名的玉串絕對是懶人救星。我書房那盆掛在窗邊,曾經忘記澆水一個月,葉片都皺了才發現,澆透水隔天立刻恢復飽滿。不過要注意通風不好容易長介殼蟲,上個月才用酒精棉片清過一次。
多肉植物選購指南:價格與購買地點
多肉植物價格落差很大,像石蓮花小苗花市$50就有,但特殊品種「夕映」三吋盆可能賣到$800。這裡整理我的採購經驗:
台灣多肉植物購買熱點
- 台北建國花市:週末限定攤位多,容易撿便宜(下午收攤前特價)
- 台中勤美綠園道周邊:文青風格小店多,適合找特殊品種
- 台南假日花市:在地農場直營攤,常有老樁植株
- 網路推薦賣家:「多肉秘境」品項齊全,「有肉SUCCULAND」包裝超仔細
提醒大家別被「韓國進口」標籤迷惑!上個月在IG看到標榜韓國多肉,結果收到發現是台灣常見品種換個名字賣雙倍價。其實台灣氣候更適合本地培育的植株,適應力強多了。
多肉植物養護實戰技巧
| 致命錯誤 | 正確做法 | 搶救時機 |
|---|---|---|
| 天天澆水 | 竹籤插入土中2cm乾燥再澆 | 葉片變透明立即停水 |
| 室內完全無光 | 放窗邊+每週轉盆 | 莖部徒長超過3cm |
| 用一般培養土 | 多肉專用土混顆粒50% | 換盆時發現爛根 |
| 夏季正午噴水 | 清晨/傍晚澆水 | 葉面出現曬傷斑點 |
說到介質,真心推薦「赤玉土+鹿沼土+發泡煉石」黃金組合。之前貪便宜用園藝店送的培養土,結果雨季死掉五盆。現在自己調配介質後,存活率提高八成。
季節養護重點提醒
台灣夏天根本是多肉地獄!去年七月熱浪我的陽台變成多肉墳場...現在學乖了:氣溫超過32度就拉遮光網,澆水改在晚上九點後。另外分享獨門降溫法:盆底墊水盤鋪白石,蒸散效果能降溫2-3度。
至於冬天寒流怎麼辦?多數多肉其實耐寒能力不錯,但低於10度要斷水。記得前年霸王寒流,我忘了把玉露搬進室內,結果葉片全都結冰變透明...
多肉植物排名常見問答
Q:多肉植物排名靠前的品種都適合新手嗎?
不一定!像排名第五的生石花雖然可愛,但對澆水時機超敏感。新手建議從玉串、十二之卷開始,這些品種在多肉植物排名中屬於「耐操款」。
Q:如何讓多肉植物顏色更鮮豔?
關鍵是「溫差+控水」。我的虹之玉放在頂樓西曬牆邊,入秋後白天熱晚上涼,葉片自然變紅。另外適當斷水刺激比亂買增色劑有效十倍!
Q:網購多肉植物要注意什麼?
重點檢查根部照片!上個月買到「砍頭苗」,賣家只拍漂亮葉片,收到才發現沒根系。另外建議避開夏季寄送,曾有包裹悶三天打開變爛葉湯...
Q:為什麼我的熊童子一直掉葉?
先摸葉片背面,如果有黏膩感可能是介殼蟲。若葉片健康卻掉落,八成是水傷或通風不足。我的做法是用夾鏈袋罩住盆土模擬溫室,通常兩週會冒新芽。
特殊品種栽培挑戰
這幾年空氣鳳梨在多肉植物排名竄升很快,但很多人不知道它其實需要「泡澡」!我的小精靈每週泡水兩小時,泡完要倒掛晾乾,忘記倒掛結果中心腐爛...
生石花號稱多肉界的傲嬌公主。去年買了十顆「李夫人」,結果換盆時手滑澆到水,三天內全軍覆沒。後來學到:九月到隔年四月絕對不能澆水,靠葉片儲水就夠。
老樁養成秘訣
看到IG上那些藝術感老樁很羨慕?其實關鍵是「時間+修剪」。我用了三招加速老樁化:
- 每年換盆時刻意提高土面露出莖部
- 春秋季施鉀肥強化木質化
- 定期摘除底部葉片製造疤痕
那盆養了四年的姬朧月現在莖幹比筷子還粗,朋友都問是不是花大錢買的。其實當初只是花市$80的單頭小苗啊!
多肉組合盆栽實作技巧
組合盆栽失敗率超高!早期我常把需水量不同的品種種一起,結果玉露爛根時石蓮還在喊渴。現在掌握三個原則:
- 同科屬優先組合(例如景天科配景天科)
- 深盆種高株,淺盆用匍伏品種
- 每株間隔至少3cm留生長空間
最近實驗成功的組合:中央種筒葉花月當主樹,周圍鋪虹之玉錦,邊緣垂吊玉串。記得盆器選寬口淺盆,排水孔至少三個,去年用無孔陶盆結果淹死整盆...
多肉植物排名只是參考,最重要是找到適合你家環境的品種。我那朝北的廚房窗台永遠種不活石蓮,但十二之卷卻活得超滋潤。養多肉最有趣的不就是這點嗎?每株都有自己脾氣。
最後提醒:購買前務必確認植株健康!檢查重點包括葉背無蟲、莖部堅挺、盆土乾燥。別像我去年貪便宜買特價品,結果帶回粉介蟲禍害整窗台...
對了,如果你正準備入坑,建議從建國花市$100三盆的組合開始。養死也不心疼,等摸清自家環境條件,再挑戰高階品種。誰說多肉植物排名前列的才值得養?路邊野生的石板菜也很美啊!